说话间递给毛思嘉保温杯毛思嘉挺惊讶的,保温杯这个东西在几十年后很便宜,想买就买,但在这个时候就不是这样了。
不过想想人家是公务员来着,或许是单位发的福利吧。这个时候大家的工资都差不远,分辨单位的方式也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福利了。
“是什么?”毛思嘉打开了保温杯,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,惊喜道:“奶茶——你们同事聚餐是在老莫啊?”
这个时候的首都,能买到奶茶的地方不多,毛思嘉基本都喝过。一闻就知道,这是老莫的奶茶。
毛思嘉一直很喜欢和奶茶,一般都是自己煮。这倒不是因为奶茶负担不起,而是难买。这个时候如老莫这种餐厅,奶茶也就是三毛钱一大杯,至少她是没什么压力的,只是买一回太难了。
而奶茶需要的奶、茶、糖(毛思嘉喜欢偏甜的,所以要放糖),对于毛思嘉家里来说都是常备的东西,她想煮就煮。
但家里做的味道简单,远不如外面各处卖奶茶的地方风味独特,所以毛思嘉还是有机会就会外面买奶茶喝。特别是现在初冬了,喝一杯暖暖的奶茶多舒服啊!
步行去到全聚德,等到一杯奶茶喝完,毛思嘉浑身都暖洋洋的了。
这个时候也快到中午了,两人在全聚德店前停了车,这才走了进去毛思嘉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多。大概是休息日的关系,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全聚德人更多了!
此时的全聚德鸭子一只八块钱,不可以说不是天价,但并非到了消费不起的地步。就算是普通家庭,平常吃的最普通的菜色,十天半个月也吃不到一次肉,一年到头也有几次下馆子的机会。
这不能说是打肿脸充胖子,只能说是过日子的方式、理念不同。
平常勤勤俭俭,攒下钱来置办大件、吃几次大餐,这在这时很正常。
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消费习惯,如全聚德这样的京城名店才能一直生意红红火火——有的人或许不会来吃,但总是会有人来吃的。
毛思嘉和孙继东好不容易占了一个位置,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“先要一只鸭子,还要一道‘扒三白’,炸的鸭肝、鸭肾、鸭腿——烤鸭先上。”毛思嘉征求了孙继东的意见之后点菜。
全聚德虽然是烤鸭店,但不只是卖烤鸭,还卖很多其他的鸭料理。
毛思嘉和孙继东是冲着烤鸭来的,可单纯用烤鸭吃饱虽然不是不能够,但总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等餐的时候毛思嘉东张西望,看到有很多明显的外国面孔——这不奇怪,全聚德不只是首都面向全国饮食界的一面招牌,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面招牌。首都的烤鸭老店不止全聚德一家,谁家味道最好不好说,可要说名气最大,那毋庸置疑是全聚德。
外国人来北京,除了住的高级宾馆的餐厅,来的最多的就是全聚德了。
凡是来北京的外国人基本上都要尝试一下。
过了一会儿,毛思嘉和孙继东的鸭子被送了上来这一顿饭他们吃的很舒服。不管几十年后是怎样,至少这个时候的全聚德确实味道很好!
“哎!没看错啊!”一道声音从一旁传来,一只手按在了孙继东的肩膀上。毛思嘉抬头去看,是一个没见过的陌生青年。“东子最近忙什么呢?”
是孙继东的发小,同一个大院儿里的。这人名叫张旭,比孙继东大一岁,现在在纺织部上班。过去是非常铁的哥们儿关系,但自从称为上班的社会人之后,自然而然地生疏了不少。
特别是孙继东也上班了,两个人在大院儿里碰面的机会都急剧减少。
“能干什么,上班”孙继东让了让张旭,抬眼去看旁边的桌子,刚刚吃完,服务员正在收拾。还站着一个青年,和张旭差不多年纪,应该是一起的。
“这是我一朋友,刘三喜,他家住百万庄那边儿。”随口介绍了一句,张旭的视线挪到了毛思嘉身上,眨了眨眼睛。
张旭觉得怪有意思的。
这个怪有意思单指孙继东。
孙继东在他们那个大院儿的孩子里面挺有名气——大院儿说是院儿,其实相当于后世的小区,住的家庭可不少。再加上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生孩子都多,平常出来耍,那都是一窝一窝的孩子!
孩子多了,当然就有明星人物一样的孩子王,和没什么存在感的‘甲乙丙丁’。在这里面,孙继东就属于比较有存在感的。
他的存在感并不是因为他总是领头的那一个,事实上,他很少咋咋呼呼什么,相对话少。之所以有存在感,在于一帮不靠谱的孩子里,他总是有着超出年龄的靠谱!
现在回想小时候,张旭觉得孙继东这种应该算‘早熟’。
反正当初那一帮发小里,孙继东话不多,但一旦他说话了,其他人都是要听的。
这个时候即使是住在城里的人,街坊邻居也有很深的感情。城里胡同不用说,家长里短的,一个胡同的都是亲戚,一个院儿里的就是一家人了!城外的大院大多修楼房,但要是一个大院里,也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