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,商余赶到御书房。
“老奴参见三皇子殿下。”门外的老太监见了他,连忙行礼。
“本殿要见父皇。”
“这”老太监有些犹豫。
方才皇上便吩咐说谁也不见,尤其是三皇子殿下。
几年前三皇子和太子共争郡主,谁人不知?三皇子来此,定是为了此事。
“怎么,不行?”他眼底翻涌着冷意,眼底闪过一丝不悦,周身气压骤降。
老太监佝偻着脊背连连摆手,额角沁出细汗。
“殿下恕罪!皇上今早便传了口谕,今日闭门不见,老奴”说罢,他瑟缩着肩膀垂下头,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。
“您就别为难老奴了”
商余闻,眸色一颤,掀起衣袍,径直跪在了殿外。
他仰头望向紧闭的殿门,淡道,“父皇若不肯见儿臣,儿臣便长跪于此,直到您肯开恩为止。”
老太监记脸慌乱,俯身劝道,“殿下,皇上已经下旨,此事无可挽回,您这是何必呢?”
商余却置之不理,垂下眸子。
一个半时辰后。
他面色苍白,身子却不曾倒下,全靠意志支撑。
门外的老太监见状,面色无奈,只能进去禀报。
“皇上,三皇子殿下还未曾离开。”
御书房内,景帝挥笔的动作一顿,语气意味不明,“哦?还不走,他这是算准了朕还要回殿用膳?”
老太监不作声,只是立在一旁。
景帝到底是烦了,挥了挥手,“让他滚进来。”
“是,皇上。”老太监连忙出门,上前搀扶门外跪着的商余。
“殿下,可以进去了。”
商余把他的手撇到一旁,踉跄地站起身子,走进了御书房。
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
“免了,你可是为了那谢家女来?”景帝语气淡淡,不曾看他一眼。
“是。”少年的语气颇为笃定。
“儿臣想求娶她。”
话落,一个砚台猛地砸向他的额角。
商余未曾躲避,闷哼一声,鲜血顺着他的额角流下,染红了他的半张脸。
“朕竟养出你这等不知尊卑的孽子!”
“谢家女既已册立太子妃,便是你皇嫂,容不得你半点僭越。”
商余反驳道,“可明明是儿臣先心悦她的,您为何只偏爱太子!”
景帝抬眼,语气不耐,“你可要想清楚了,若是你偏要娶她,那便带着她离开京城。”
这话一出,商余猛地抬起头,“父皇!”
看着男人无情的眸子,他到底是犹豫了。
“儿臣”他攥紧了手,唇被咬出血。
他诚然对卿卿情根深种,可十余载苦心筹谋,替父皇分忧解难。若是因此竹篮打水一场空,他怎么对得起自已和母亲
况且,即便自已选了卿卿,她也未必不会被他的太子皇兄抢走。
这般想着,他脖颈青筋微起,面无表情吐出四个字。
“儿臣,不愿。”
听到这句话,景帝的态度才缓和了一些。
“少把心思放在儿女情长上,如今徐州闹饥荒,朕已下旨调拨官银十万两和几千石粮食,你即刻领命出京。”
商余叩首,意识到是父皇给他的一次机会,可想起谢意卿,心尖像是被针扎了一下,他掩去眸中情绪,“儿臣,遵命。”
未等他起身,景帝早已拂袖离开。
商余望着他决绝的背影,终是瘫软在地,口中喃喃道,“卿卿”
玉璃殿。
谢意卿看着小小投放的画面,嗤笑一声。
“只爱自已,所以总是在别人身上找借口。”
“这种爱,怎么配得上原身的记腔热忱。”
小小见她这副神色,马上转移话题,‘卿卿,要不先看看外面送来的银两。’
谢意卿挑了挑眉,起身款款走出殿门。
见几个婢女太监来来回回地将银两搬入,还有那一对瓷瓶。
“这成色不错。”少女漫不经心地用指尖勾起瓷瓶,看向一旁的青雾和弦月。
“你们,一人一个吧。”
话落,殿内安静了一瞬。
向菱欲又止。“郡主,这可是三皇子殿下送来的,您怎能”